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三农”工作短板弱项。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了乡村振兴加速推进,返贫防线坚实牢固,稳岗增收有力有效。但“三农”工作仍存在问题和矛盾,短板和弱项明显,各级各部门要对标补短、查漏补缺,把“三农”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要坚持目标导向,抓实抓细“三农”工作重点任务。要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严守耕地红线,严控“非农化”“非粮化”,落实好《耕地撂荒治理确保粮食安全十条措施》,用好“田长制”、“纪委书记盯良田”等制度,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腾退低效经果林,建好高标准农田。要抓实粮食生产保供,压紧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粮食种得下、管得好、颗粒归仓。要抓住能繁母猪和产能调控“两个关键”,高标准发展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加工,保持生猪生产稳定。要推进高标准农业园区建设,围绕“2+N”现代农业体系,按照“11135”建设目标,加快构建国省市县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格局。要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以创建种源地为引领,依托谢华安院士科创中心,发挥帮豪种业技术优势,全力加强“种芯片”公关,打造“水稻渠成”杂交稻品牌。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动态监测,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逐项整改销号。要加强后续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养老保障、儿童关爱等帮扶服务。要坚持产业就业促增收防返贫,依托“一首两重”主导产业,推行“党委书记+项目书记”“乡镇长+董事长”机制,完善“工业社区”和乡村车间建设,建立小微企业产业园。要注重农民收入组成,坚持“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确保农民收入稳定。要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突出“三个一”,打造一批村集体经济50万元明星村、100万元模范村。要大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深化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快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乡村治理,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让乡村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充满活力。要深化农旅融合,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10个农旅融合示范(网红)村,统筹推进作家村、画家村等公共活动空间创建试点工作。
要坚持结果导向,奋力开创“三农”工作良好局面。要强化领导、传导压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四川省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推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特别要严格落实“常委包片区、县领导包乡镇、镇包村、村包社”责任制。要统筹谋划、持续发力,对标对表省市要求,及时出台全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继续取得好的名次。要强化作风、提升能力,结合“四心”问题作风教育整顿,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优良作风,不断锤炼过硬政治素质,持续提升过硬能力本领,为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推进提供坚强作风能力保障。要强化督导、狠抓落实,持续开展乡镇每月拉练和片区双月比拼,评选“双马奖”“蜗牛席”和流动红旗,推动“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纪委监委要持续开展“纪委书记盯良田”,紧紧围绕“三农”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倒逼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两办督查室要逗硬开展“四不两直”督导考核,用好逆排名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