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七年火锅之约:沸腾的不止是汤料 更是一座城的温情叙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环卫工人们喜笑颜开。乐至融媒供图

四月的资阳,春末的微风里还带着些许暖意。在“五一”劳动节的前夕,一场持续七年的城市温情仪式再度拉开帷幕。4月24日,资阳市第七届“请环卫工吃暖心火锅”慈善活动如期举行,全市2000余名城区一线环卫工人身着橙色工装,陆续走进七家爱心火锅店。当牛油锅底翻涌,这场持续七年的温暖之约,正书写着城市的文明密码。

火锅桌上的致敬仪式

中午十一点,火锅店内已飘出浓郁的牛油香气。圆桌依次排开,桌上的毛肚、黄喉、鲜鸭血等食材码放得整整齐齐,蒸腾的锅底让玻璃幕墙蒙上一层水雾。52岁的环卫工人李大姐搓着手坐下,看着满桌的菜品有些拘谨:“平时扫地经过这店,总觉得这里是高级地方,没想到今天还能进来奢侈一盘。”

活动现场。蜗牛摄影 尹忠 摄

环卫工人开心吃火锅。蜗牛摄影 尹忠 摄

与传统聚餐不同,这场盛宴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致敬仪式。在另一家火锅店,志愿者为环卫工人们递上热毛巾;舞台上,退休职工的葫芦丝演奏流淌开来,环卫工张师傅跟着节奏轻叩桌面,眼角的皱纹里溢出笑意。

志愿者为环卫工人们表演节目。

七家门店同步上演的文艺表演中,既有诗歌朗诵,又有独唱和舞蹈。当志愿者齐声喊出“城市更美丽,你们辛苦了”时,有的环卫工人悄悄抹起了眼泪——今天,这些与星辰为伴的“城市美容师”,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

七年坚守的温暖回响

在莲花片区负责道路清扫的陈天辉、廖琴华夫妻是这个活动的“全勤嘉宾”。凌晨三点半的资阳街头,夫妻俩的扫帚声曾是城市最早的“闹钟”。回忆起第一届活动时,廖琴华的眼眶有些湿润:“当时觉得像在做梦,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工作能被这么多人看见。”夫妻俩见证街道从“扫干净”到“美起来”,也感受到了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包容。

活动现场。蜗牛摄影 凌萍 摄

环卫工人们举杯共饮。蜗牛摄影 张力 摄

参与活动的一家爱心火锅店负责人王乐玲指了指店门外说:“前几天下大雨,落叶铺满了街道,一位环卫工冒雨清理,不小心摔倒了,膝盖都肿了。我把她扶进来擦药。我们家店门口平时被打扫得特别干净,环卫工人的付出不该被忽视。”

环卫工人开心吃火锅。蜗牛摄影 邱红英 摄


活动现场。乐至融媒供图

这种相互关爱的共识,在城市各个角落生长。近年来,参与关爱行动的热心单位越来越多,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本土餐饮企业准备的“暖心火锅”,有快递驿站提供的“免费矿泉水”,还有连锁超市主动腾出的“环卫工人休息区”等,这些“橙色关爱”从一年一度的火锅宴,变成了365天的日常守护。

文明刻度上的公益方程式

在城建环卫莲花片区段长韩梅的心里,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七年来,参与火锅宴的爱心企业从最初的3家增长到23家,志愿者团队从5支扩展到21支,前后共有12000余名环卫工人被邀请。她告诉记者,这不仅是一顿饭,更是面镜子,照见城市对劳动者的尊重。

由资阳市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16家爱心单位、6支服务团队及20位爱心人士共同助力……透过这场暖心火锅,得到一个“政府+社会+媒体”的公益方程式——由民政搭台、慈善设基金、媒体扩散,让城市文明找到最好的注脚。

志愿者合影留念。

暮色中,火锅仍在沸腾。这场永不冷却的约定,煮的是麻辣烟火,熬的是“劳动光荣”的城市精神。当汤料热气与人心温度交织,升腾的正是一座城最动人的文明叙事。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