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牙齿感染能闯多大祸?看完惊呆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这是一则国外的病例报告,一名 20 多岁的小伙子,发现右下颌的皮肤病变已经有两年之久,在皮肤科就诊后发现病灶的来源竟是右下颌的一颗感染的牙齿。


640?wx_fmt=png&from=appmsg
640?wx_fmt=png&from=appmsg

牙齿感染竟会导致脸上破洞?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下这个话题:牙源性皮瘘。


什么是牙源性皮瘘?


牙源性皮瘘(OCF)是一种由牙齿或牙周组织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表现为面部或颈部皮肤表面出现反复渗液、红肿或小孔,是一种口腔-皮肤贯通性疾病。

通俗地说,就是牙齿或牙周的“炎症”穿透了颌骨和软组织,最终在皮肤上“破洞”,形成一条从牙齿到皮肤的“隧道”。

牙源性皮瘘的常见表现包括:

· 面部皮肤出现小孔(瘘口),可能持续性或间歇性流出脓液或清亮液体。


· 瘘口周围可能伴有皮肤红肿、硬结或色素沉着,无痛或伴随局部压痛。


由于牙源性皮瘘多为慢性感染所致,牙齿往往没有明显疼痛症状,许多患者容易误以为这是“痘痘”或“皮肤感染”,当做皮肤病来治疗,反复涂药效果不好,最终才发现根源竟是牙齿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牙源性皮瘘?


牙源性皮瘘的本质是“感染失控”。牙齿或牙周组织的细菌感染未被及时控制,逐渐向周围扩散,最终穿透皮肤,形成瘘口。牙源性感染是面部皮瘘的最常见原因,包括:

1

蛀牙(龋齿)


蛀牙没有及时补,细菌侵入牙髓(牙神经),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

2

牙髓坏死


蛀牙或牙齿外伤导致牙髓变性坏死,坏死组织成为细菌的“温床”。

3

根管治疗失败


既往根管治疗未彻底清除感染,残留感染导致炎症复发。

4

牙周病


重度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感染向深层扩散。

5

智齿发炎


智齿周围感染未及时控制,导致感染扩散。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当感染持续存在,一旦穿透了骨组织,继续向外穿破皮肤,就会形成经久不愈的皮瘘。

虽然牙齿感染确实可能引起皮瘘,但发生的概率并不高,因此大家出现牙齿问题也不必紧张,及时治疗即可。


牙源性皮瘘如何诊断?


牙源性皮瘘的诊断需结合症状、检查及影像学结果,核心是找到“病灶牙”。

由于该病皮肤症状突出,患者常首诊于皮肤科,若未意识到牙齿的关联性,可能延误治疗。因此,当出现面部或颈部皮肤反复红肿、渗液时,皮肤科医生应建议患者到口腔科排查牙齿的问题。

通过临床检查,观察皮肤瘘口位置(常见于下颌、脸颊,还可见于颏部、鼻翼、颈部等),是否有脓液,以及叩击可疑牙齿是否疼痛,牙龈是否有瘘管等,可以获得初步的诊断,再结合影像学检查一般可以得到确认。

口内检查,可以看到牙冠颜色异常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本示意图来源于患者 A


口腔根尖片:可见病灶牙根尖周有阴影(提示根尖周炎、牙槽骨破坏);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本示意图来源于患者A

全口曲面断层片(口腔全景片):右下第一磨牙根部的放射性透射影。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本示意图来源于患者 B


口腔 CBCT(锥形束 CT):三维成像更清晰显示感染范围。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本示意图来源于患者 C


牙源性皮瘘如何治疗?


牙源性皮瘘的治疗原则是:清除病灶,控制感染,瘘管修复。

1

清除病灶


根管治疗:对于有保留价值的牙齿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的牙髓,封闭根管。


拔牙:已经严重破坏无法保留的牙齿或反复发炎的智齿需拔除,彻底清除感染灶。


牙周治疗:深度清洁牙周袋,去除袋内细菌、代谢产物和炎性组织,控制感染。


2

控制感染


对于急性感染伴脓肿形成的情况需进行切开引流,对瘘口进行局部清洁护理。

某些情况下可能涉及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侵犯其他重要组织结构;

3

瘘管修复


彻底清除感染后,瘘管一般会自行愈合。复杂病例需手术清创,切除瘘管及周围瘢痕组织促进愈合。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上图为病灶牙治疗后 4 个月随访,皮肤瘘口已经愈合。


常见疑问解答


1

皮肤瘘管会自己愈合吗?


不会。

若不处理病灶牙,瘘管可能暂时缩小,但只要病灶持续存在,就会不断地排出炎症物质,导致瘘口无法彻底愈合。

2

必须拔牙吗?


不一定。若牙齿有保留价值,可以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当牙齿的感染得到控制,牙齿周围破坏的骨组织还能够恢复和再生;当牙齿无法进行修复或没有保留价值时才考虑拔牙。

3

治疗后皮肤会留疤吗?


小瘘口的瘢痕不明显,较大的瘢痕可通过美容整形手术改善。

4

治疗后如何护理?


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定期复查,防止感染复发。


如何预防牙源性皮瘘?


牙源性皮瘘预防的核心是:早发现、早治疗牙齿问题。

1

口腔健康维护


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每顿饭后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通过饮食咨询以减少摄入富含糖的食物和饮料;对高风险人群采取牙齿表面涂氟和使用抗菌含漱剂。

2

定期检查牙齿


即使牙齿没有任何不适,仍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牙周洁治,维护口腔健康。

3

及时治疗牙齿疾病


发现蛀牙、牙龈出血、牙齿疼痛,及时就医;根管治疗后的牙齿需戴牙冠保护,避免充填物脱落或牙齿劈裂。 

4

警惕皮肤异常


当面部的皮肤反复出现红肿、硬结、凹坑、渗液等,按照皮肤病治疗效果不明显时,不妨多问一句:我的牙齿还好吗?

牙源性皮瘘是牙齿感染向皮肤发出的“求救信号”,提醒我们口腔健康与全身息息相关。对于面部慢性瘘管,尤其是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牙科评估。治疗的核心是消除感染源,及时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并改善美观预后。

最后,牙齿问题无小事,定期检查是关键。


参考文献

[1]Uptodate,牙源性感染的并发症、诊断和治疗

[2]K C, Karina et al. “Bilateral Orocutaneous Fistula Secondary to Pericoronal Infection 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s: A Rare Case Report.” Clinical case reports, 2025[

3]Mélissa Carvalho et al. ”Odontogenic cutaneous fistula” BMJ Case Rep, 2025

[4]Jin et al. “Odontogenic Cutaneous Fistul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3



来源:科普中国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