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资中县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城乡融合新路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9 17: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29日讯(记者 谢川霞 摄影报道)内江市资中位于四川南部,是中国血橙之乡、中国黑猪之乡、中国鲶鱼之乡。12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县域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资中县专场,资中县委副书记、县长唐荣详细介绍了资中县城乡融合的发展情况。

发布会现场.jpg

发布会现场

坚持美乡优城,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唐荣表示,资中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以资中古城核心区建设为重点,争创4A级景区,保护性修缮重龙山、状元街、鼓楼坝等历史街区,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抓住全省城市更新试点契机,投资77亿元实施项目147个,改造城区主干道13条,整治背街小巷20条,完成13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沿河绿道、沿江健身步道8公里,9座城市公园对外开放,城市绿地率达38.1%,正在合力创建国家卫生县,5.23万户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张大千在异国他乡魂牵梦绕的“资州八景”正在逐步重现。

深入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一蹴而就、不搞花架子,分5个批次推进全县农村面貌改善,投入1.24亿元改造农房10881户,建成“微田园”1001个,整治院落264个,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3.5%、79.1%、100%,以全省第一的申报成绩获批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县,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坚持产业带动,形成融合互动、共同繁荣的城乡新形态

在唐荣看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擦亮农业大县招牌。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统揽,建成4个万亩优质粮油示范园,新改建高标准农田5.3万亩,扛牢农产品主产区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依托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3个“国字号”园区,集群培育“资中血橙、内江黑猪、资中鲶鱼、精品蔬菜”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肉牛羊产业,培育“三品一标”60个,资中被评为全国特色农产品(资中血橙)优势区,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57万吨以上,年出栏生猪74万头、肉牛羊21.5万头(只)以上。

二是推动工业延链补链,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出台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1+10”政策体系,设立工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3000万元,建成装备制造、食品饮料2个专业化园区,正在建设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资中经开区承载面积拓展至12.63平方公里,规上企业数量增长连续三年保持在20%以上,逐步形成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为主导,配套发展绿色能源、轻工纺织的“4+2”产业体系。

三是大力培育服务业态,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作为全省首批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我们出台了促进和恢复消费“10条”措施,发放的5轮“魅力资中”消费券拉动社会消费7亿元,新增市场主体7293户、规上限上企业111户,建成大中型商业综合体19个。资中新发地农产品全业态年消费额超100亿元,国际知名品牌爵怡·温德姆酒店已成为城市消费地标,全省首个状元文化主题的文旅消费集聚区火爆开市,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新业态逐渐成为主流。

坚持以城带乡,构建普惠共享、全民一体的城乡新体系

唐荣提到了四个做法。一是优化教育体育布局,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5+3”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资中二中等6所学校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学校,资中女足获得全国“体校杯”足球赛女子组季军。

二是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优化卫生供给。县人民医院创三甲取得决定性成效,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个,创新组建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十统一”管理模式全省推广。自组建三个月以来,组织远程会诊3.2万例,指导完成手术31台,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投资7.3亿元优化城乡路网结构,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投资2.12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改善38万人饮用水条件。投资2.9亿元实施燃气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供气普及率达96.9%,人民群众生活更具温度、更有质感。

四是推动“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组织5300余名干部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行动,创新“网聚民心·畅通民意”双向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成立老旧小区“红色自管委”130个,建立村(社区)警务助理工作站369个,“警网双格融合”“船城义警”等经验被全省推广,乡风文明积分制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坚持深化改革,构建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的政策新环境

在深化改革方面,唐荣提到,资中县紧紧扭住“人、地、钱”三个关节点,着力打破制度障碍,有序引导人才到农村、资金到农村、项目到农村。

推动人才培育入乡,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资中制定出台“柔性引才”政策,推动102名“甜城英才”“紧缺选调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同时,与34家“大院大所”携手,攻坚种养殖技术10项,转化科技成果30项,匡廷云院士工作站升级为省级院士工作站。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赋予群众更多权益。全域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探索宅基地“拆旧留权”改革,推动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全县适度化规模经营超25.9万亩,规模经营率20.51%。同时,探索建立“4222”等利益联结模式,903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与26万户村民确认身份、量化股权,亩均增收300元,获评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典型县。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撬动社会资本下乡。我们始终秉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整合涉农资金10.49亿元,完成项目建设151个,惠及群众53万人。同时,创新“种粮贷”“血橙贷”等12款金融产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5亿元,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产业发展。


编辑:黄成群

来源:四川新闻网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