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挥手送别2021年的同时,我们又将迎来满怀希望的2022年。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展望2022,让我们继续前行,为构“三地”兴“三城”建“强县”,奋力开启“强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渠县新征程贡献新力量!
2021年的开始,中央电视台以“渠县老师用稻草编防滑鞋套守护学生上学路”为题,报道了我县琅琊镇高云村小学的邓礼映老师,将当地农村的稻草编成草绳子,放学后把草编“脚码子”套在孩子们的鞋上,防滑保安全。同时,点赞这位乡村教师是一个细心、有责任心的好老师。
牛年是耕耘的年份,相信也将是收获的年份。2021年的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春节刚过完,农活儿就忙起来,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我县已组织万余名党员干部和千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全县3个街道、28个镇和6个乡的田间地头,指导业主和村民春耕备耕。
从百年党史中找准初心使命、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能量。在党史教育中,我县各地通过探访红色遗迹、观看红色电影等形式,了解百年党史,感悟党的伟大,激发奋进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北京时间2021年4月20日4时33分,迎来“谷雨”节气。“谷雨莫等闲,春耕到眼前”我县多地抢抓农时,现代科技在田间地头唱主角,助推春播春种。2021年,渠县将现代农业科技运用到育秧中,推动全县15万亩机插秧规模化发展。
党员干部当楼长,支部建在小区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县把小区作为基层治理的重点和突破点,让党的声音下的去,群众的意见上的来。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县崇德实验学校5000余名学生上演大型快闪《共产党万岁》。表达了新时代青少年一心向党、紧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和决心!
2021年7月以来,我县遭受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最大降雨量达到376.5毫米,多个乡镇发生了严重洪水灾害,多个场镇发生严重内涝,多条中小河流发生大洪水,部分水库出现险情。
我县召开防汛减灾工作会商调度会,县委县政府强调保持临战状态,强化责任落实,防范重点部位,会商预警预测,坚决确保守住安全底线底板,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闻令而行,第一时间、第一阵线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我县先后发生9次强降水,暴雨日数之多、累计雨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
逆行冲锋,勇往直前。面对汛情,28名县级领导全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5700余名镇村党员干部奔赴一线,组建党员先锋队230余支,设立党员示范岗800余个,转移安置群众35000余人,涌现出了阳林、周延勇、代十全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四敲群众家门”获全省点赞,《防灾减灾25条》在全省复制推广。
上下联动,风雨共担。危机时刻,3000余名县级部门党员干部参与“双报到”,积极投身人员转移、物资抢运、内涝清淤,“红袖标”“橄榄绿”“公安蓝”等成为了抗洪一线最令群众心安的“色彩”。
面对疫情,我县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双报到”工作的切入点,组织6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当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员和政策宣传员,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到“十三五”末,渠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7亿元,首度挤进中国西部百强县前50名和四川省“十强县”榜单,收获了“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一系列在全省有影响、全国有声誉的产业发展新名片。
2021年前8月,渠县已累计签约制造业项目40余个,领跑达州,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7家,规上工业总产值235.8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194亿元,增长23%,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82.3%。
近日,渠县被授予中国“文学之乡”称号,这也是我县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地区。
近年来,我县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成立“宕渠文学院”,评选“渠江文艺奖”“杨牧诗歌奖”,并与重庆市作协缔结友好单位,渠县网络作家协会应运而生,“十三五”期间出版文学作品集200余部,20余部作品获国家、省级文学艺术大奖。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打造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地、
巴文化传承创新融合发展高地、
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地,
建设现代化创新之城、
文明时尚创意之城、
生态滨江公园之城,
建成西部一流绿色经济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