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出台了撂荒地专项整治清零行动工作方案,在全市率先提出撂荒地整治“清零”行动口号。县农业农村局随即印发了建立撂荒地整治“数据库”工作方案,运用数字化手段解决撂荒底数不清、整治情况不明的问题。近日,本台记者就我县全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建立撂荒地整治“数据库”专访了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夏冬。
为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县积极探索建立全县撂荒地整治“数据库”,开展撂荒地整治动态监测,为撂荒地整治提供数据支撑。
李局长,您好!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开展撂荒地整治,建立整治“数据库”目的何在呢? 我们建立撂荒地整治“数据库”,主要目的就是要夯实各级党委政府撂荒地整治的主体责任,督促其规范建立和完善撂荒地整治前、整治中、整治后的台账,将整治后的地块上图入库,确保撂荒地整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保证整治效果不出现反弹,坚决杜绝整治后的再次撂荒。
截至今年4月份,全县37个乡镇(街道办)均以村社为单位,逐户登记造册,准确登记了撂荒地承包户姓名、撂荒地块田块名称、面积、撂荒时间、撂荒原因、整治方式、拟种植作物等情况,摸清了全县撂荒耕地底数。 围绕撂荒地整治清零目标任务,截至6月上旬,我县已累计完成撂荒地整治8.98万亩,超市上下达我县目标任务349%,占县上2022年清零目标任务的70%。
二是采取“拉网式排查”我们“过筛子式的模式”,全面理清我县共有撂荒地12.84万亩,涉及37个乡镇、415个行政村(社区)、有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8439户。
三是采取龙头企业带动、集体经济引领、小农户参与、国有平台公司兜底等多种模式推进撂荒地整治。主要引进有大型央企中国融通农业发展(成都)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帮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鱼果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耕复垦撂荒地,从事粮油生产。
四是坚持撂荒耕地治理党政同责,我们将撂荒地整治工作纳入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通过纪委书记盯良田,政府“双马奖”等形式,多效并举、循环递进,强力推进全县撂荒地整治清零。
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实时利用销号,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充分调动农民复耕复垦的积极性。
我们还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撂荒地规模化整治。强化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提倡免耕栽培、轻简化栽培等新型耕作制度,坚持农艺融合,减轻农民劳动的强度,同时减少农村耕地隐形撂荒。树立耕地保护红线意识,建立耕地撂荒问题举报制度,对群众举报的撂荒案件,我们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