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亮灯了 一条短视频引来80万人围观
1月20日晚,在达州市总工会、共青团达州市委、达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帮扶单位的合力支持下,文星村共计投入36万元帮扶资金,新安装的220盏太阳能光伏板路灯,当晚正式点亮。这是村里的“大事”,达州市总工会牵头驻村工作队队员杨波,拍摄了一条短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广而告之。
“短短几天时间,播放量就超过80万了,我们都吓了一跳!”杨波告诉记者,他们完全没想到这条短视频会这么火。网友纷纷评论:“村民告别了常年夜晚出行打黑摸的状况”;“夜晚出行举火把、打手电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几代人的期盼梦想成真”……
杨波介绍,去年12月14日,三家对口帮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在文星村召开第二次帮扶工作联席会,主要议题就是研究如何帮助解决村上夜晚无路灯的问题,会议最终决定:用两年的帮扶资金,一次性落实,分段逐步实施,力争春节前完成路灯采购和安装。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村民翘首期盼的“大事”就解决了。
“何惧风雨夜,混沌独自行!”1月28日,腊月二十六,春节临近,这些新装的太阳能路灯全部挂上了中国结,灯杆上的标语和中国结相映成趣,在绵延10公里的进村主干道两旁,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很多外出的村民回来了,1月27日下午,文星村“两委”和达州市总工会牵头驻村工作队策划的首届返乡村民歌唱活动如期举行。在文星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们用歌声表达内心的喜悦,还举行了座谈会联谊会,讲述文星故事,献计乡村振兴,憧憬美好未来。
照亮发展路 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献“良策”
“村里的条件越来越好,路修好了,路灯也亮了,都想回家了。”文星村74岁的村民杨万树,和大女儿生活在一起,如今家中有了6口人。今年春节,分别在渠县工业园区和达州主城区务工的女儿、女婿先后回家备年货。“以前是走路去赶场,现在赶车,6块钱,10多分钟就到了,光是腊肉和香肠,女儿就买了1000多块钱的。”杨万树乐呵呵地说,这两天,他正等着外孙子和外孙女放假后回家过年。
“一年忙到了头,过年一定得回家。现在村里条件这么好,明年就不出门了,就在村里发展!”另一位村民王文友,长年在省外务工,2018年花40多万元在老家修建了一栋小别墅,自那时起就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看着房前屋后新安装的路灯,王文友更加坚定了回乡发展的念头——他打算带头在村里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把这些年在外打拼存下来的积蓄投进去。
1月20日下午,文星村召集在外创业就业人员,举办了一场座谈会,王文友应邀参会。像其他返乡参会的村民一样,王文友对家乡土地流转、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文星村第一书记王树平、村支书廖亿军,就相关问题作了答复,同时对这些建议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大家回乡创业。
“我们已经制定了2021—2025年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五年计划’,列出了八项发展重点,细化了支持加快产业发展的四项措施,另外还对具体帮扶举措进行了明确。”王树平告诉记者,随着村情的变化,能人回村发展意愿越来越强烈,相关措施的出台也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他相信,未来的文星村,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