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比空气轻,报警器安装在这么低的地方,如果发生泄漏,能第一时间发出报警吗?”近日,在四川省立源化工有限公司转炉车间二层平台,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派出的检查组发现,天然气监测报警装置安装位置不规范,根本无法起到泄漏报警作用。
这是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开展安全生产重点检查的一幕。连日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组织成立三个检查组,对成都、绵阳、德阳、广元、达州、眉山市部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重点检查,严厉打击违规动火作业、无证假证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检查重点明确,突出冷库、工贸、化工等类别企业。检查组人员从“蜀安焊”平台进行动火作业备案的企业中,每个市选取不少于3家企业开展检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各检查组通过查询‘蜀安焊’系统,选择当天有动火作业计划的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不仅有针对性,还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企业在动火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日前,第一检查组来到位于绵阳市安州区的四川博媛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发现氧气、乙炔气瓶存放处无防倾倒设施,周边还堆放着易燃物。不仅如此,氧气、乙炔空瓶混放,且无防晒措施。检查人员当即严肃地向企业负责人指出:“许多安全规程都对气瓶的使用、存储有严格要求,如果管理不规范,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在检查动火作业相关资料时,检查人员没有发现当天的动火作业工作方案,经多次询问,企业仍然未能提供。在后续的检查中,检查人员还发现同一张动火作业票上的动火作业负责人前后不一致;动火作业安全措施确认人不是作业负责人,不符合该公司动火作业管理制度等问题。
其他组在检查过程中,同样发现了许多问题。在位于眉山市丹棱县的四川大鲸饲料有限公司,第三检查组在动火作业去看到,乙炔与氧气瓶放置距离不足5米,缺乏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倾倒装置、部分防震圈、防回火装置等。检查人员在动火作业监护人询问沟通中发现,该监护人对必要的监护要点不清楚,对动火作业流程不熟悉。通过查询安全资料,检查人员发现,动火作业管理制度规定动火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该企业的动火作业证上等级一栏竟然填写的是“一般”。
检查组还从蜀安焊系统中抽查了部分企业进行检查,发现动火作业申报时间晚于作业开始时间,相关检查事项不符合动火作业要求却仍然得出“合规”结论等问题。
据了解,此次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93项,各检查组已将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形成清单,转交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并要求及时整改,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检查发现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无证上岗、现场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动火作业专项整治,力争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