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伙伴携手,与世界共“蓉”。成都,正以开放之姿,开发展新局,拓共赢之路。
这两天,两场盛会高朋满座,为成都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起点——
“成都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4月15日举行,论开放、谋发展,加快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对外交往中心; “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4月16日开幕,一大批友城宾客来访,一系列重磅活动开展,将推动“携手合作,共享共赢”。
成都在开放之路上,动作不断,机遇不断。航空网络密集扩展、陆路通道加速升级、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加速推进……数日前,“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活动也在成都东郊记忆燃情启幕,12场蓉欧文化盛宴尽显“欧洲风情”。 从密集传来的喜讯,到接连举办的盛会,这座城市正传递出怎样的开放信号?释放出怎样的发展机遇?
4月16日,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将在成都正式开幕,来自意大利、法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城市代表团齐聚一堂,在交流与活动中,将碰撞出更多合作的火花。
作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自1981年与法国蒙彼利埃市缔结友好城市以来,成都的“国际朋友圈”已有241个友城。这座城市,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全球伙伴在经贸、科技、教育等多元领域书写“双向奔赴”的合作篇章。
不远万里,跨越山海聚蓉城,赴友城之约,这本就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这座城市的全球美誉度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开放的成都,正被全球伙伴所青睐。
正如前来“赴约”的比利时弗拉芒·布拉邦省省长詹·斯普伦(Jan
Spooren)所言:“成都是一座充满活力、创新领先的城市,其快速的发展和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为比利时企业提供了诸多机遇。”这一次,比利时企业组团来蓉,就是为了探索与成都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尤其在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寻求进一步突破。”
来自德国柏林驻华商务联络处的首席代表李怡燃也在抵蓉后坦言:“在德国,成都是最出名的中国城市之一,而柏林与成都,在文化与产业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密安龙则难掩兴奋地表示,此次成都为柏林提供了一个机会,能够向中国西南地区的所有企业家、商人推介自己,“期待柏林和成都能在医疗、科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随着市长圆桌会、主题推介会、主题考察等一系列大会活动的举办,成都将收获更加深入的合作、结下更加深厚的友谊,最终将收获更大的开放舞台,“蓉”通世界,“蓉”耀全球。

▲“可持续发展电商&贸易未来主题推介会”现场
愿跨山越海来蓉的全球伙伴,岂止各国友城代表。外资企业、500强巨头、海外研发团队、外籍人才,乃至数以百万计的入境游客……成都链接全球,更广聚全球来客。其背后,是一座城市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成都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现场所披露的一组组数据,让人看到了成都奋进之路上的累累硕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突破87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73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连接五大洲,全国每20架次航班就有1架次在成都起降。据预测,2027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亿人次。 铁路方面,成都国际班列连接境外120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累计开行超3.2万列,已构建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 大通道促进大开发,2024年,成都外贸进出口8390亿元,同比增长12.1%。 平均每天有2家外资企业来蓉投资,3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经贸网络不断织密…… 成都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昨日会上,《成都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成都市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暂行办法》这“一个措施”和“一个办法”被详细解读,再度释放出明确信号——成都正加快建设高效便利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机遇与诚意。
如今,成都集聚了超过5000家外资企业,2024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资16.71亿美元,居中西部第一。
正如林德气体(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明华所言:“正因这座城市高效务实的服务,有力助推了企业的高效生产,也坚定了林德在成都未来的发展。”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深耕成都10余年的林德,去年再度增资成都。但这远未结束,面向未来,“我们将准备在四川或者成都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投资。”

▲图据成都国际铁路港
双向奔赴的意义,在于共赢。彼此携手,为的就是共创一个美好未来。
而对于在这座城市所能创造的未来图景,成都的“伙伴”们,早已勾勒于心。
“成都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之间的货物运输主要以中国货物进口至比利时再分销至欧洲为主,返程航班常出现空载现象。”来参加“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的比利时弗拉芒·布拉邦省省长詹·斯普伦(Jan
Spooren)告诉记者,比利时正寻求将特色产品,如啤酒、巧克力等,通过返程航班引入中国市场,以优化物流效率并拓展贸易机会。这也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
除此外,他很明确地锁定了成都的生物医药领域。“弗拉芒·布拉邦省拥有强大的制药行业”,他说,双方强强联手,定能激发巨大潜力。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而成都的许多外资企业“伙伴”,已将自身的未来规划,融入城市未来发展大局。
成都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期间,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商务、战略及业务发展负责人杨树栋分享了下一步的规划布局。
“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引领成都本土企业融入空客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通过共同参与国际展会等方式助力上下游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他说,此外,还将充分挖掘空客全球客户服务中心网络资源,引导并培育一批专业的航空部件维修商落户成都。
玉湖冷链(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立民则表示,将充分发挥成都作为向西开放的支点作用,与成都深化合作,共建冷链食品开放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