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以“四化同步”,“智改数转”为抓手,通过基础引领、改革驱动、强化供给等举措,聚焦“智能”引擎,推进轻纺服饰企业生产设备的改造、研发、升级,精准“强链补链”,强化“数字赋能”,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应用、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纺织服装、服饰业为主的企业,去年,公司投入了上千万元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自动化吊挂及AGV 智能设备,替换传统制造及运输工艺。通过信息的透明化和可视化的收集管理,达到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营业收入实现了超10%的增长。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张尚凡:自从上了这套智能吊挂系统后,我们企业生产效率提高35%,以前,我们每个人每天可以做110件,现在每个人可以做150件,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产品不良率降低8%以上,运营成本降低35%。提高了我们在制衣行业内的专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机器换人”设备的投入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产能的提升。同时,智能吊挂系统大大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和车间生产环境,达到了6s的环境要求,使车间环境简单明了,车间管理人员可以迅速通过目视管理发现产品线问题并及时改善,大大提高车间的管理能力。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行政主管肖利:智能化系统让我们对当下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产品完成情况、工人工作等情况一目了然。工位上的信息,可以帮助每一位工人掌握自己的工作进度,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其实,“智能制造”的身影在中国西部轻纺服饰产业城随处可见。走进四川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声隆隆,453台昼夜不停运转的智能高速喷水织布机中,如果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维修人员都可根据代码指令,及时处理,这样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主管谢德泽:每台机器都安装了数据监控。机器出现问题时,我们都可以随时关注到,便于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用工可减少8%。 为更好地提质增效、适应市场需求,公司投资1亿元对生产车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位于中央控制室的4块数字显示屏,屏上实时显示着当日实时产量、效率、员工绩效等数据。通过智能监测系统,让“数字大脑”有条不紊指挥所有生产环节,逐步实现机器取代人工。 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罗丽:技改之后,我们喷水织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平均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9%以上,机器车速从原先的500转每分钟提升到了现在650-800转每分钟,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能达到国际行业标准。现在,每天我们生产的羽绒服、西装等各类面料达9万米。今年,公司销售额计划突破1.5亿元。 为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渠县先后出台了《渠县制造业强县十条措施》《渠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抢抓工业4.0智能化时代发展机遇,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县”“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助推“渠县制造”向“渠县智造”快速转型。 |